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26397
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5日 生命时报 2018.06.15
     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输血科副主任 张 蕾

    本报记者 水 欣

    编者的话:今年6月14日是联合国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然而“献血是否安全”等顾虑,阻挡了很多人无偿献血的脚步。为此本报专访了该领域权威专家,解答民众关于献血的各种疑惑。

    血液对维持生命有重要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张蕾说,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将氧气运送到身体各处,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随呼气排出体外;白细胞是人体“免疫卫士”;血小板在止血时有重要作用。血浆含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物质,可维持血压和血液酸碱度的正常。

    献血有两类
, 百拇医药
    在我国,全血捐献和单采血小板是两种最为常见的献血类型,前者献出是血液全部成分,后者献出一定量的血小板,其他的血液成分回输至献血者体内。不同血液成分有不同作用,因此人们捐献的全血除直接输血外,还可以“一血多用”。全血可经科学分离,制备成不同成分,据病情需要输给不同患者,这被称为成分输血。我们提倡成分输血,它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等优点。

    献血需要注意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健康成年人一次可献全血200或400毫升(初次献血或体重未达到50公斤者可献2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献血者每次献血前须进行体格和血液检查,女性月经前后3天、妊娠期、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近期有手术、感冒、肺炎、痢疾、急性胃肠炎等情况者暂不能献血;此外,有血液系统及传染性疾病者不能献血。

    张蕾建议,志愿者在献血前不要饮酒或服用药物,保证睡眠,饮食清淡,切忌空腹献血。在采血时,志愿者应全身放松,被采血的手臂尽量与心脏在一条水平线上。献血后,要用消毒棉球按住针眼15分钟,以免渗血或皮下瘀血,注意针眼处卫生,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活动。献血后1~2日,志愿者要多喝水,吃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小米粥,切忌暴饮暴食,无需过度进补。无论献血时还是献血后,若有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百拇医药
    有些传言不靠谱

    “献血是否安全?会传染乙肝、艾滋病吗?”张蕾表示,在正规血液中心、献血屋及献血车献血,是不可能感染疾病的。目前抽血检验和采血时使用的注射器和采血器材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一次性医疗用具,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会集中销毁,因而,献血是安全的,不会感染疾病。

    “献血车献血人员多,空间密闭,卫生有保障吗?”无论是献血屋还是献血车,每天都会定时进行物表及空气消毒;采血护士在采血前会用手消毒液用六步洗手法进行手消毒。血站也会定期对献血屋及献血车内物表、空气、工作人员手指及献血者穿刺点的消毒效果进行相关检测。

    “献血会导致贫血、免疫力低下、伤害精子吗?” 一般采血2周后,血液的各项指标就能恢复正常。坚持长期适量献血,会使骨髓造血系统不断被激发,从而让体内新鲜血细胞比例较高;献血能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风险;人体内铁元素超过正常值10%,患癌风险就会增加,而排除过多铁元素的唯一方法就是出血,因此献血可减少癌症发病率;此外,献血会伤害精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张蕾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北京市平均每天有近2000人等待通过输血来维系生命,这里有孕产妇、等待手术的患者、白血病患儿……一次献血或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http://www.100md.com